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1)钢筋调直使用钢筋调直机对由 6、由 8、由 10 盘圆进行调直,质 量要求: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2)钢筋切断根据设计图纸编制钢筋下料单,按下料单并综合考虑 现场原料长度,同规格钢筋长短搭配切断下料,以减少短头, 降低损耗。断料顺序为先长料,后短料。下料时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 料尺寸的档板。同时避开用短尺量长料,以防止量料时产生 累计误差。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等必须切除, 若发现有的硬度与该批钢筋有较大的出入,及时向技术人员 反映,并查明情况,根据进一步试化验结果决定处理办法。质量要求:(a)切筋断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b)钢筋长度应力求准确,允许偏差±10mm。(3)钢筋制作钢筋的制作应按柱、墙、梁、板的顺序进行,先竖向 结构,后水平结构。使用弯曲机进行制作。I 级钢筋末端作 18 弯钩,其弯曲直径 DN2.5d(d 为钢筋直径),平直部分长度 N3d; II 级钢筋末端需作 9 或 1350 弯折时,弯曲直径 DN4d,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弯 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 DN5d。钢筋弯曲前,按下料单在操作平台上划线标记出弯曲 点位置,划线时注意根据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质量要求:(a)钢筋形状正确,在平面上没有翘曲不 平现象;(b)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c)钢筋弯曲点处严禁有裂缝,对 II 级钢筋不能弯过头 再弯回来;(d)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 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土 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土 5mm, 箍筋边长±5mm。桩的螺旋形箍筋用手摇滚筒成型,滚筒直径比螺旋筋 内径略小即可。因为桩端中砂持力层埋深不同,桩长也不一 致。桩钢筋笼制作先参考地质报告土层深度情况知道大致桩 长为 14-16米,每种直径的桩按最大桩长 16 米制作十个钢 筋笼备用,再制作十个 15 米桩长的钢筋笼,先成孔的根据 实际桩长从制作好的钢筋笼中选用(只能长,不能短),然 后再根据已经成孔的实际平均桩深制作钢筋笼,保证钢筋笼 的长度。(4)钢筋的连接基础桩钢筋竖向接头,直径小于 22mm 的采纳绑扎搭 接接头,搭接长度为 36 倍钢筋直径,在搭接长度内绑扎三点, 两端及中间各一点。直径大于或等于 22mm 的均采纳单面电 弧搭接焊连接,安排四台焊机设备,焊缝长 10d。施工时严 格根据规定进行试焊、抗拉试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