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箱涵顶进施工太原市迎泽大街地下钢筋混凝土箱涵采纳长 30m、宽 5.4m、高 2.7m 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从迎泽大街底横穿顶进过街。箱涵顶面距大街路面约 3.2m,地下水位在箱涵底面以下约 2.3m。此项目在太原市今集中供热一期工程的关键地段,必须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施工。施工方案选择根据该工程所处位置拟定了 2 种方案,为多节分次顶进(即把箱涵分成若干段,分段顶进,接缝用钢板焊接)和单节一次顶进。经多方论证和计算,最后确定采纳单节一次顶进施工方法,其优点是:1. 整体预制可保证施工进度;分段预制混凝土养护次数增多,工期会相应延长。2. 设备安装和施工工艺环节简化。3. 消除接缝,增加刚度,有利于控制顶进方向,可避开多节顶进接缝的薄弱环节引起的弯曲或蛇形弯度使整个箱涵错位。4. 节约造价 20%30%。这种作法的缺点是传力柱加长,用量增加,工作坑也要相应加长。施工顺序开挖工作坑 T 打后背钢板柱一滑板、导向墩、后背制作 T 预制箱涵 T 安装刃角和工作平台 T 设备安装T起动顶进。箱涵的纵向布置如图 5-24-1 所示。千斤顶选用该工程选用 TDW-2 X 5 卧式千斤顶(型号 KD—30),每个千斤顶作用力 20kN,顶端直径 4mm,最大行程 5mm。经测算箱涵起动、就位时最大力为 l10kN,因此 6 台千斤顶可满足要求。6 台千斤顶均匀布置于箱涵底部,间距 8mm,千斤顶与混凝土间加入 20mm 厚、4mm x 54mm 钢板。后背及后背土的处理根据后背土的地质情况及承载能力,后背做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承分配梁,并用[20 槽钢密靠单排打入土中,使力均匀传到后背土中。该工程后背宽 8m(断面见图 5-24-2),钢板桩要求深 11m,后背土 30m 范围内不准扰动。滑板及导向墩构造滑板既是制作箱涵的支撑面又对箱涵启动起决定作用,要求光滑平整,有足够的强度,箱涵前进时不得同步移动。该工程采纳 C25 混凝土 370mm 作为滑板基层,下设 7 道断面为 10mmx 5mm 的钢筋混凝土梁作为滑板同地基的摩擦梁,滑板与后背浇筑成一体,滑板与后背交接处埋① l8@150 钢筋网 3m,滑板表面抹灰厚 30mm;机油石蜡厚 3mm,铺 2 层塑料膜做为滑板与箱涵的隔离层。滑板两侧各设 7 个混凝土导向墩,作为顶进过程中的方向观察控制墩。刃角构造为减少箱涵正面入土阻力,箱涵前设一刃角。箱涵启动后刃角先插入土中,而后采纳人工挖掘刃角下土,箱涵再次起动入土,如此循环,直至箱涵就位。刃角须尖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