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进展趋势(1)品种多 20 世纪 40 年代,有机选择性除草剂仅局限于 2, 4-D 类少数品种,50年代各种类型化合物出现,品种逐渐增多,60 年代以来,在农药新品种研制中最多的是除草剂。随着除草剂选择性原理及杀草机制的进一步阐明,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作用靶标的确立,在除草剂的立体化学、渗透性与亲脂性、取代基效应等方面对一些同系物进行了药效与结构相关性的讨论,采纳数理统计法,由定性向定量方面过渡。随着计算机的进展,用分子轨道法寻找除草剂与受体的最佳结构向着分子设计方向进展,从而形成一系列高效与超高效、广谱、安全、选择性强的除草剂品种,促使杂草化学防治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截止 24 年 8 月底,在我国登记的除草剂品种就有 445个,当前除草剂制剂产品数量已有 2583 种,并由土壤处理剂为主向茎叶处理剂进展。(2) 剂型日益增多国际上农药制剂加工向无溶剂、水剂、固体化进展,随着多个除草剂品种的出现,创制了多种剂型,在美国一种原药甚至有 36 个剂型及混配制剂。特别是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由于污染问题,对新品种要求越来越高,注册登记对毒性的限制更加严格,因此一些农药公司致力于品种剂型的讨论改进,以充分发挥除草剂的杀草活性,又达到安全、方便、经济和省力的目的。现已有颗粒剂、浓乳剂、胶悬剂、水剂等,而控制释放剂则是除草剂在农业生产应用中一项革命,它可以减少单位面积用药量,减少田间喷药工序,避开全田普遍施药造成较大的污染,降低挥发及在土壤中的移动,增进除草剂的选择性,现在已研制成功了豆科威及氟乐灵的淀粉胶囊剂,从而为其在免耕法中使用制造了有利条件。(3) 使用方法多种多样使用技术是除草剂发挥效应的关键,如何使用最少的药剂而发挥最大的除草效果,成为应用讨论的一大课题。现在在常规施药方法上又制造了控制喷雾技术,用控制喷雾器可清除小于 1^m 及大于 250 ^m 的雾滴,使雾滴直径基本保持一致,既减少雾滴飘移,又能得到良好的覆盖。静电喷雾技术又进了一步,喷雾器本身造成电场,喷出后雾滴带有负电荷,用强大的压力,形成很强的雾流,同时在杂草和作物上带正电,对雾流有强大的吸力,这样,雾滴达到目标物的时间大大缩短,叶面上雾滴附着明显增加,并改善了雾滴的穿透能力,每公顷喷液量可少于 1kg,此外,便于人们远距离操作,对人也比较安全,而且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土壤处理则进展了带状喷雾及土表下(5-15cm )施药以及通过灌溉系统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