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5)11-0184-01【摘要】经过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原因,综述相关防治护理措施,运用相关技巧加强预防和护理,从而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关键词】静脉炎技巧预防护理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痛苦、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观察室病人周转快,补液量多。两年来,我们注意对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25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我科住院患者出现静脉炎 15 例,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静脉炎分级指标共分ⅲ度,其中ⅰ度 10 例,ⅱ度 4 例,ⅲ度 1 例,男 8 例,女 7 例,年龄 35~81 岁,平均 58 岁。15 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治愈。2.静脉炎的类型2.1、机械性静脉炎:1)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2.2、化学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2.3、细菌性静脉炎: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3.技巧3.1 如何配制液体配制液体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开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发生输液反应。3.2 如何选血管(1)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认真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注意,要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痛苦刺激较敏感特点,进针应采纳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逐渐进针,避开因痛苦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纳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痛苦感。静脉输液中应用自己的左手握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部位难以穿刺成功者,可选择手足背下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