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选考)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

(选考)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_第1页
1/21
(选考)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_第2页
2/21
(选考)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_第3页
3/21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重点内容] 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构建体系】答案:□重要标志 □重要见证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区域特征 □中华文化 □民族特性 □求同存异 □与其他民族文化 □自身文化 □其他民族文化【提纲挈领】把握 1 个重要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牢记 2 个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掌握 3 个特性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易错辨析】1.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矫正]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2.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矫正] 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的特性,但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3.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矫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但不能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4.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矫正] 现代传媒促进了中华餐饮文化的传播,并没有丰富和扩展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5. 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矫正] 海峡两岸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存在差异,具有区域性特征,不可能走向同一。6.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矫正]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内部虽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冲突。7.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矫正] 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8.中国式过年,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矫正] 中国式过年属于传统习俗,不可能汇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9.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矫正]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温馨提示] 文字≠汉字。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① 文学艺术: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②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选考)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