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课 《长恨歌》——围炉夜话【文本助读】一、作者名片王安忆,上海人,1954 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初中毕业后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后调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 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 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 年应邀访美。主要作品有《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 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遍地枭雄》等长篇小说。她的小说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并于1998 年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二、内容链接小说通过上海女人王琦瑶四十年的生活和命运,表现了一个城市的沧桑嬗变以及对王琦瑶这种嬗变的哀伤。做了金丝雀的“三小姐”王琦瑶在上海解放后,被迫到邬桥避难。在邬桥,她意识到自己已经与上海不可分割,上海叫人“长相思,不能忘”。于是王琦瑶又回到上海,隐姓埋名,在上海最普通的“平安里”定居下来,由爱丽丝公寓的金丝雀变成了为柴米油盐操心的普通人。政权的更替改变了她的命运,但是并没有改变她的生活。她在“平安里”的屋子里,渐渐聚集起资产阶级的“故人”——严家师母、她的表弟毛毛娘舅,以及无产阶级的国际混血儿萨沙这样的闲人。时代在翻天覆地地变化,而他们却兀自在弄堂的“芯子”里维系这布尔乔亚式的精致生活,他们打牌、聊天,喝下午茶,自然免不了打情骂俏……课文就是描述了王琦瑶在“平安里”的这段生活。三、人物长廊王琦瑶是一位集 40 年代上海小姐的优雅于一身的典型代表。王琦瑶美而不艳,她情态优美却不是高不可攀,她矜持却又亲切,造作而又不浮夸,她不高尚但绝不低俗,她现实却又讲情调,她缺少见识但又通情达理,她难免俗气但那俗气又经过文明的淘洗。王琦瑶是最懂生活的人,没了她,生活便没了情致和韵味。王琦瑶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她的吃、穿、用以及爱好都流溢出难以言说的韵味。她任人摆布地在程先生的包装下成为家喻户晓的“沪上淑媛”,从此拉开了她传奇一生的序幕,她半推半就地成为叱咤风云的李主任的金屋阿娇。在王琦瑶的潜意识里喜欢有人为她操持命运而自己落得清闲自在,可是在无常的世事中男人常常比女人还要软弱,他们总是先被打倒,被击败,而女人却能坚韧不拔地继续漫长艰辛的生命之途。在“文革”中程先生无法忍受非人的屈辱,抛下他深爱一生的女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李主任在解放前夕为了保全性命仓皇逃离,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