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58 罗斯福新政 【整体规划】知识结构【知识梳理】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严重打击美国(1929—1933 经济危机)1、危机表现: 2、危机特点:①持续时间特别长 ②波及范围特别广 ③破坏力特别大3、危机原因:直接诱因:股票投机过度,股市崩溃具体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等 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4、危机影响:①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受重创 ②各国矛盾加深,国际关系恶化③ 社会动荡,民主制度受挫 ④法西斯主义兴起5、应对危机:(1)胡佛总统,沿用自由放任政策 (2)罗斯福新政(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不能解决危机,借鉴苏联经验;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新政的目的:克服危机,复兴经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新政的主要内容: A、用 2、3、4 引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 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第二阶段(1935~1939 年),着重改革,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三个方面:”3R” 复兴 (Recover)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四项措施:(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中心内容 (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B、用材料具体分析各项措施。 C、用表格小结内容:项目具体内容整顿财政金融(前提)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调整工业生产(中心)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蓝鹰运动;保护劳工权利,调节劳资矛盾,降低贫富分化调整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实 行 社 会 救 济和 “ 以 工 代赈”(创新)开展大规模救济工作,通过社会保障法,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核心】: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3、特点: 政府全面干预国家经济***突破难点,结合材料分析总结【罗斯福新政特点(新在何处?)】14、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突破难点,结合材料分析理解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突破难点,结合材料分析总结1、学生直接据材料总结:2、老师提升:用现代化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1)对美国:A、经济上:渡过了危机。促进生产力的恢复发展;B、政治上:维护了民主。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挽救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社会上:改善了生活(政府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2)对世界(深远):开创了 经济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