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复习课------教学反思本复习教学设计体现的主导思想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活动,中外结合,纵横联系,充分发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思考。设计形式简单新颖。本教学设计采用三个环节进行,基础知识回顾——延伸拓展----史观解读;简洁明了,落在实处,紧扣课标和高考方向,各个板块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浑然一体,正好跟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相吻合。第一、重难点突出,层次分明。本教学设计对重点问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影响,以材料引出问题,合作探究的形式设计学生活动,体现了知识问题化,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的影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史观来解读,培养学生解读史料能力,掌握不同史观内涵,从而突破难点知识。第二、体现了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层次化。对于了解、知道层次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直接指导学生自主回顾,交流;对于认识、理解层次的问题,设计探究问题,加强学生的理解;在拓展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做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纵横联系、比较的能力。第三、指令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手段直观,在设计中,有很多图表展示,非常直观明了;在每一个学生活动中,本设计都使用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使用表格填写等提示。第四、针对性强。针对复习课、针对高三、针对知识薄弱点、针对易错易混点,都有很好的体现,体现高三复习的查漏补缺,巩固基础,全面详实,提升能力。第五、学法指导明确,如教学设计中辛亥革命的影响有这样的提示: 1.注意:影响=性质+进步性+局限性。2.注意划分要点,找准关键词),给学生答题技巧和历史学习的规律。第六、训练题适中,有当堂训练,有课后真题训练,还有模拟试题部分,体现了学练结合。 高考的有效复习,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高考命题趋势。通过这一节复习课,得到的主要感悟是: 关于学情:进入高三复习之后,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但缺乏深层次的领悟。在考试当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思路不开阔,在知识的联系、比较方面能力较差,不能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上升到理论层面,历史研究方法和学科素养有待提高;有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对于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很模糊,基础知识不牢靠,复习起来很吃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上课的进度;关于高考:新的史观理念在近年高考命题中已有明显的渗透,从新史观的视角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