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患”魅影凶狠 公司严阵以待 官方 7 年获“老鼠仓”线索数百起证实 18 起“鼠患”魅影凶狠 公司严阵以待 官方 7 年获“老鼠仓”线索数百起证实 18 起 继上海证监局披露汇丰晋信原基金经理钟小婧一案后,“老鼠仓”就成为基金业五、六月份最引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最新消息称,海富通六基金经理涉“老鼠仓”集中被查。不过这一消息尚未得到海富通回应,也未在证监会官网上获得证实。 那么,“鼠患”真的如传言般猛烈吗?中国的基金公司真的不值得广阔投资人信任吗?《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并没有如此悲观。截至目前,不光所有的基金公司都依据监管层要求,制定了各项风控流程及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而且自 2025 年披露老鼠仓第一人唐建至今的 7 年时间里,被监管层官方证实的基金业老鼠仓案件为 18 起,平均一年不到 2.6 起,余者均无下文。 监管层 7 年证实 18 起“老鼠仓” 5 月 30 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称,去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改进了线索发现机制,加大了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的打击力度。并于此前的 5 月 9 日发布了自 2025年 9 月份以来,证监会对资产管理行业一批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进行查处的相关情况,还对其中 3 起案件进行了通报。“证监会将根据案件调查进展情况,及时披露相关案件信息。”张晓军如是说。 据了解,2025 年以来,证监会已受理“老鼠仓”线索 38 件,卷入的公司并不只是单一个体,而扩大到了十余家资管公司,涉案金额也从一两千万元到十多亿元不等。但从目前被监管层基本证实的老鼠仓案件数量占比来看,仍不足 8%。 《投资者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后还发现,自 2025 年唐建成为第一只落网的“硕鼠”,到 2025 年老鼠仓行为被列入刑法,韩刚成为了中国基金从业人员因老鼠仓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一人,再到2025 年 5 月 9 日证监会正式对外通报 3 起基金业老鼠仓案件,在这长达 7 年之久时间里,尽管有着数百条“老鼠仓”线索,但最终被官方证实和处罚的基金业老鼠仓案件仅仅 18 起,仍然属于小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以来,监管手段最大的变化是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公开资料显示,上交所和深交所各有一套证券交易监控系统,系统集成了交易、登记、结算数据和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相关信息。上交所异动指标分为 4 大类 72 项,敏感信息分为 3 级,共 11 大类 154 项;深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