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会计》课程改革思考摘 要:文章首先指出了在现有公共组织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特别是,结合“慕课化”管理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法的特点,给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这些教学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组织会计;教学改革;教学 一、引言 公共组织会计是以经济和社会事业进展为目的,以预算管理为中心,适用各级政府、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一种专门会计。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由于以上会计主体的特别性,预算会计跟企业会计有较大差异,属会计的另一分支。学习本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企业会计基础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非营利资金的管理领域。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政府职能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了解。 二、《公共组织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不准 目前大多高等院校将该门课程定位为专业选修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将该门课程设置为 2 学分,32 学时,且全为理论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期开设。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教学 目前《公共组织会计》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一般还是以任课老师“填鸭式”地讲授为主,对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发掘不够,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缺乏鼓舞和引导。因为政府、事业单位的特别性,加之会计学生数量众多,高校很难和这些单位安排实习基地,所以导致这门课程在课堂教学之外,通常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对学生针对公共组织会计实务操作和训练的指导。 (三)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参加者,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来看,该门课程一直处于学科边缘化状态。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习的是企业会计知识,没有接触过政府财政系统的相关业务,同时课程考核也是以卷面成绩为依据。 三、《公共组织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 (一)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公共组织会计》和“财务会计”共同组成我国会计的综合体系,但是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将这门课设置成专业选修课。要强调《公共组织会计》这门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中的重要性,首先,要把这门课程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育计划中改为专业必修课。其次,在开设的时间方面,也应该有所提前,开设在大二下学期,在“财务会计”同时,在选修课程上要开设财政学,让学生对国家预算管理体制,预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