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音乐教学反思 2 篇《牧童》音乐教学反思 2 篇 1 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主要描写了一位儿童放牧的情景,歌曲旋律活泼优美,在节奏方面有一个特点是 切分节奏 。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切分节奏 ,我组织学生进行节奏游戏练习。但练习完以后,在学生唱歌曲的旋律时,事与愿违,学生还是掌握不好。像一二句的第一小节没有切分音,第二小节是切分音,学生要么一二小节都唱成有切分音,要么都唱成没有切分音,与原歌曲的旋律大相径庭。学生学的很困难。但是在整句合起来的时候还是错了。这是二声部的歌曲,老师用书上是两个课时完成的内容,而我却压缩在一节课中完成,同学们学得有些吃力。 课后,有的学生甚至跟我说: 老师,这首歌好听是好听,但是很难学。 唉!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呢?于是我静静地思考,后来在上其他班这首歌时,我先让学生静静地听唱两三遍,然后再弹琴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当学生听琴声第二遍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居然有学生跟着旋律轻声地唱了出来,当我再弹第三遍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伴随着琴声唱出来。那个老是掌握不好的切分节奏居然不攻自破。这时候学生在学习歌曲时也充满欣喜的表情。在反复的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产生对音乐的兴趣。我想,这就是音乐欣赏的魅力吧!《牧童》音乐教学反思 2 篇 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牧童》。 2.学习古诗,理解故事大意。体会古诗描绘的自由自在的情境。 【 教学重难点】 1.边诵读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对牧童自由自在的生活的体认。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和童年有关的古诗《牧童》,请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讲解 牧 字的偏旁,读题。 3.复习古诗的学法 (1)对比注释 (2)查工具书(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 (4)看插图 板书:看 查 联 照 二、学习古诗 (一)自主读诗,理解大意。 (二)诵读指导 1.老师指导诵读: 想象:铺(望无际 郁郁葱葱) 听音乐:弄(悠扬 优美 动听) 动作演示:归(悠闲 满意) 猜想:卧(舒适 安闲) 2.整体诵读 3.写法指导 (1)有远及近 (2)景人情的融合 三、拓展练笔 不脱蓑衣卧月明 (1)牧童睡不着,他在想什么 (2)牧童睡着了,他会梦到什么呢? 教学反思 1.逐句教诵既费时又切割了古诗的整体美。 2.古诗教学重点应落脚到意境上,而不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