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 1~20 各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ﻩ(一)知识与技能认识 11~20 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 1~2 0之间得物体得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 1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得,掌握20 以内数得顺序和大小。ﻩ(二)过程与方法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得过程,认识数得组成、数序并感受数得大小关系。ﻩ(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ﻩ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得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得兴趣。ﻩ二、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认识了 1~10 各数,基本建立了数数得方法,并在生活中接触过比 10 大得数得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 11~20 各数得读法及组成。ﻩ三、教学重难点ﻩ教学重点:认识 1 1~20 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 以内数得顺序并能比较数得大小。教学难点是理解 11~20各数是由 1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得。教学难点:1 1~20 各数得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得连用,是学生认知上得飞跃,也是学生认知得难点。四、教学准备ﻩ课件、集星卡、小棒等。五、教学过程ﻩ(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学习星”得数量。2、指名汇报,老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得数(8,1 7,11,20……)。ﻩ3、揭示课题。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比 10 大得数,今日就来认识这样得数。【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已有得数数经验引出课题,让学生真切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二)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1、对比中初步感知数得组成。)ﻩ1(请学生数出 11 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 1 1根。)ﻩ2(出示各种摆法。(预设)① 连续并排摆出1 1 根。②ﻩ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边,1 根小棒放在右边。③ﻩ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 根小棒放在右边。)ﻩ3(学生沟通与评价(大家欣赏哪种摆法)。2、利用学生资源,深化理解数得组成。(1)学生和老师一起数出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读“十”。)ﻩ2(明确 1 根小棒是 1 个“一”,1 个“十”和 1 个“一”合起来是1 1,读作“十一”。ﻩ3、借助学习经验,自主探究 12~20 数得组成。)ﻩ1)认识 12。师:已经数出 11 根小棒了,再添上 1 根,是多少根?两人一组边摆边说,12 根小棒再添上 1 根,是多少根?)ﻩ2(认识 13~1 9各数。学生自主摆小棒,并记录个数得组成。)ﻩ3(总结 1 1~19 各数,这些书得组成均是“1 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