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每年的 6 月 17 日是联合国制定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呼吁人们重视土地沙化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一、确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背景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conomicandsocialcommissionforasiaandthepacific,escap)结合亚太地区情况认为:荒漠化应包括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向着类似荒漠化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1949 年,奥布里维尔(a.aubreville)认为非洲热带森林线后退了 60-400km,是滥伐和火烧造成的,并论述了热带森林如何变成热带草原和最终变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他把这种环境退化称之为荒漠化。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西部非洲特大干旱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土壤荒漠化进程。1968-1974 年的干旱期曾造成非洲撒哈拉地区(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的特大干旱,夺走了 20 万人和数百万头牲口的生命。这场旱灾持续时间之长、破坏之大,令世界震惊。它产生的长期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极大关注。为此,联合国在 1975 年以 3337号决议提出向荒漠化进行斗争的口号,并于 1977 年 8 月 29 日至 9 月 9 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荒漠化问题会议,产生了一项全球共同行动的综合的和协调一致的方案;制定了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计划;数十亿美元投入了治沙行动,各种抗旱防荒漠化的行动计划随之产生。 然而,自那时以来,全球荒漠化问题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变本加厉,更加严重了。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 3600 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 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 100 多个,约 9 亿人。 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的加剧的趋势。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 5-7 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20 世纪末,全球已损失 1/3 可耕地。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在撒哈拉干旱荒漠区的 21 个国家中,80 年代干旱高峰期有 3500 多万人受到影响,1000 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经济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