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渠结合灌溉管理模式探讨井渠结合灌溉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井渠结合的必要性,分析了进展井渠结合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井渠结合;灌溉;管理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井渠结合的必要性 井渠结合的必要性在于充分利用灌区水资源和防治土壤盐渍化。 1.1 充分利用灌区水资源 大中型灌区经过续建配套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灌溉渗漏损失和浪费,但对改建后的渗漏损失仍不可低估。原因之一是大中型灌区输水渠线长且渠道级数多,设想一个灌区由 5 级渠系组成,全部进行防渗处理,每级渠道水的利用率既使能达到 0.94,则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仅为 0.73。二是对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也不能预期过高,一般田间灌溉的水利用率在 0.6 0左右,要达到 0.8 0应该说是偏高的。若二者均取高限值,则灌溉水的利用率也只能达到 0.56。换句话说渗漏损失将达到灌溉总引水量的 44%。若按现行的节水法律规范要求,大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0.5 0,中型灌区不低于 0.6 0来考虑,则灌溉引水量的 40%~50%为无益的损耗。这部分无益损耗中假如有一半左右为渗漏损失补充地下水,即 20%~25%的灌溉引水量将补入地下水。 1.2 防治土壤盐渍化 引水灌溉不可避开地要抬高地下水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将引起土壤盐渍化,严重时致使土壤弃耕。假如灌区排水条件较差,就不得不实行加大灌水定额,淋洗土壤盐分来维持农业生产。为防治灌区土壤盐渍化,建设有效的排水设施是灌区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选用不同的排水措施,如排水沟渠统或利用井灌排水。但从管理使用和回归水利用条件来比较,井灌排水优于水平排水。 1.3 进展高效农业的需要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推动种植结构的调整,当地的优势农业和名优产品将得到进展。灌溉也要为高效农业和提高产品质量服务,在灌区实行轮灌条件下,轮灌期一般较长,无法保证作物适时供水和勤浇浅灌。在灌区内部正在兴起的设施农业,种植反季节的蔬菜、瓜果等作物,对适时适量供水要求高,而北方一些灌区冬季停水。因此,在渠灌区内进展井灌,井渠结合也是开展多种经营进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所必需的。 2 进展井渠结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存在的问题 进展井渠结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问题需要解决。一般常遇到的突出问题有投资渠道与管理体制和水费等方面的问题等。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