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生物 1.1《身边的生物科学》素材(苏教版必修2)

高一生物 1.1《身边的生物科学》素材(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1/2
高一生物 1.1《身边的生物科学》素材(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2/2
第 1 节 身边的生物科学“三鹿奶粉”事件也有可挖掘的课程资源 近来,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引发儿童肾结石的“三鹿奶粉”事件,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我国政府紧急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 级响应”机制,成立了由卫生部牵头,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参加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对社会来讲,这无疑是一个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恶性事件,给国家形象和人民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学校教学来说,这样的震撼性事件又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变废为宝,为我所用。 新课程的教学特别强调教师对教材之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那些来自于生活实际、生产实践和社会现实中具有现时性和震撼性的社会资源。“三鹿奶粉”事件,可以用于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主要从促进理解科学知识与培养问题分析能力等角度加以利用。也可以用于思想品德、政治和语文等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主要从社会伦理、人文关怀和写作题材等方面加以利用。 下面以中学生物学科为例,说说对这一课程资源的利用。 一是用于对学生进行食品健康教育。“学会健康地生活”是我国生物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内容,比如初中生物有“关注食品安全”、“合理营养”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等教学内容,高中生物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和“生物科学与健康”等教学主题。教学中可以利用“三鹿奶粉”事件来进行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建议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注意进行拓展和引申,包括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咸鸭蛋中的苏丹红、猪饲料中的瘦肉精、蔬菜的农药污染、海产品的重金属污染、动物的激素饲养,等等。 二是用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教学。牛奶的主要营养价值在于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不法商贩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目的在于提高注水牛奶中氮的含量。教师可以基于这些事实来加强学生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解。例如,为什么要对牛奶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因为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过去有不法商贩将淀粉或米汤掺到牛奶中以次充好,使得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不法商贩为什么要在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呢?因为三聚氰胺与蛋白质一样都含氮,而检测蛋白质含量的常规方法就是通过测定氮的含量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不法商贩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钻空子。为什么说它比用淀粉掺假更具有欺骗性?因为传统的淀粉掺假,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很容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生物 1.1《身边的生物科学》素材(苏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