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研习点 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从数量上看,110 多种元素组成了几千万种的物质。2.元素的组成形式:(1)单质:同一种元素自身组成的物质叫单质,有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2)化合物:不同的元素之间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3.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自身形式结合成单质时的存在状态,此时的化合价为零价。(2)化合态:元素与另外的元素之间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存在状态,此时的化合价一般为正价或负价。【交流·研讨】110 多种元素何以组成的种类繁多的 3700 多万中形形色色的物质?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许多元素还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如氧元素可以形成氧气、臭氧。一种元素可以与其它元素组成化合物,而且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氢元素和氧元素可以形成水、双氧水,氧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于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所以为数不多的元素能够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研习点 2 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方法:(1)按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2)按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3)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又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若按化合物在水溶液或在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则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若按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则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按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度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等。说明:①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依据很多,按不同的方法可得出不同的类别。② 类别名称只是为了标识不同分类结果的一种定义。③ 注意分类依据和分类的对象、类别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区别。(4)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领悟·整合】对物质进行有效的分类在化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物质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不可能逐一研究。对物质进行科学分类,再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则容易找到有关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社会。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1)探究实例:酸的通性反应物实验现象结论Na2CO3 正盐 K2CO3 酸式盐 Na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