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习目标定位] 1.体会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和历史,认识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意义。2.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学会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一、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2.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具体内容(1)研究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化学键理论知识和分子间作用力知识。(3)分子的空间结构知识。3.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模型化方法、科学假说和论证方法、量子力学研究方法、光谱和衍射实验方法等。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1)由于道尔顿最早提出了原子论,合理地解释了当时的一些化学现象和规律,给化学奠定了唯物主义理论基石,所以道尔顿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是逐步深入的。虽然很多科学家得到了一些错误的结论,但对当时发现真相作出了一定的贡献。(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拍摄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并且能在晶体硅表面上用探针对原子进行“搬迁”。例 1 (2017·雅安期末)原子结构模型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1803 年实心球模型→1904 年葡萄干面包式模型→1911 年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913 年的轨道模型→20 世纪初电子云的原子结构模型。对轨道模型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 )A.玻尔B.汤姆生C.卢瑟福D.道尔顿答案 A解析 ① 19 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②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 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③ 1911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④ 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⑤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对轨道模型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例 2 1911 年前后,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α 粒子轰击极薄的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图中黑点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 ab、cd 和ef 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 α 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 )答案 D解析 在金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且质量很大,占有的体积很小,用 α 粒子(带正电,质量较小)轰击金箔时,大部分 α 粒子可畅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