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1.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 C,Si,Ge,Sn 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 A 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 A 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① 高熔点单质 C,Si,B 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 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 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 IA 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 B 族 Zn,Cd,Hg 及Ⅲ A 族中 Al,Ge,Th;Ⅳ A 族的Sn,Pb;Ⅴ A 族的 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 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4.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键长: 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 (Si—Si)。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② 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 KF>KCl>KBr>KI,CaO>KCl。 ③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 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C2H5OH>CH3—O—CH3)。对于分子晶体而言又与极性大小有关,其判断思路大体是:ⅰ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CH4<SiH4<GeH4<SnH4。 ⅱ 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 CO>N2,CH3OH>CH3—CH3。 ⅲ 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