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人口增长模式1、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1)公元前 8000 年~1770 年,经历约 1 万年由 0.1 亿增至 8 亿人。 (2)公元 1770 年~1950 年,经历 180 年,由 8 亿人增至 25.2 亿人。 (3)1950 年~1999 年,由 25.2 亿增至 60.2 亿,预计 2008 年,世界人口增至69.8 亿。2、人口增长具有阶段性特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增长经历了“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 (3)世界人口增长阶段 人口增长的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死亡率的下降打破了“高位静止”的均衡,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出生率的下降则使这种迅速增加的势头得以遏制,最后实现死亡率和出生率在“低位”的均衡,人口出现零增长。3、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模式特征举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低高”模式高低高工业化初期,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发展中国家“三低”模式低低低(有的国家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发达国家,英国、日本,德国从“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高向低过渡低向更低过渡高向低过渡一类是经济发达,新加坡另一类是经济还不发达如中国、阿根廷、土耳其(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1、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分化明显。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年平均出生率、年平均死亡率均高于发达国家。2、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95%来源于发展中国家。3、各大洲,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1)亚洲人口增长最快,人口数量最多。人口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以 2002 年为例)亚、非、欧、北美、南美、大洋洲。 (2)20 世纪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非洲:高出生率、高增长率;亚洲、拉丁美洲: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人口稳定增长;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出生率、死亡率下降,增长率下降。(三)案例研究——中国人口变化模式 第一阶段:1949~1957 年,人口加速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非常迅速。 第二阶段:1957~1961 年,人口负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死亡率急剧上升,人口出现负增长。 原因:1958~1961 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国民经济出现大萧条,人们生活困苦,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第三阶段:1961~1970 年,人口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