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基础夯实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完成第 1~2 题。(导学号 50440035)1.该地理现象是( ) A.地震B.台风C.赤潮D.梅雨2.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是( )A.广东省B.长江三角洲C.山东半岛D.柴达木盆地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该地理现象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并且路径由海洋到陆地,可判断为台风。第 2 题,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台风出现频率最小。答案:1.B 2.D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第 3~5 题。3.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 月B.甲——3、4、5 月C.乙——5、6 月D.乙——12、1、2 月5.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1D.气温高,蒸发量大解析:此灾害在东部季风区多发,可能是由于雨带移动而造成的干旱灾害。在华北地区一般在 3、4、5 月出现严重的 春旱,而江淮地区则在 7 月易发生伏旱天气。由于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容易下渗,该地区也易出现干旱灾害。答案:3.A 4.B 5.C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 50 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完成第 6~7 题。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一致性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7.在东部季风 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A.4—9 月B.5—11 月C.7—8 月D.6—8 月解析:第 6 题,从图中看,多年平均日降雨量大于等于 50 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相关性。洪水的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三种洪水均可发生。平原洪水多于山区。第 7 题,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 4—9 月。答案:6.A 7.A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第 8~9 题。28.P 地和 Q 地 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 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9.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人口稀少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D.高原和盆地解析: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的旱涝灾害在时间上交替出现,在空间上交错出现,这些都是由夏季风的进退、强弱造成的。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区域分布于人口密度大的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