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学案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0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0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0
第 2 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1.歌诀法记忆地理环境整体性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地水生土之分。相互作用与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2.歌诀法记忆自然带的分布热雨湿热有雨林,南北十度赤道分;热季热草都有草,西岸热沙沙尘滚;大陆东西亚热带,阔叶硬叶要区分;温季温海类型同,温带大陆漠草林;高纬亚寒针叶林,北半球内有此型;苔原冰原属寒带,冰雪世界少居民。1.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图表解读 [信息获取](1)撒哈拉沙漠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上,常年受副热带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其他地理环境要素也在气候的影响下呈现出热带荒漠景观特征。(2)非洲的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同在赤道附近,却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主要原因就在于地貌的差异导致了气候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水文、生物、土壤。这说明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问题探究 [典故中的地理]“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 1963 年提出来的,大意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思考探究:1.“蝴蝶效应”反映了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提示:整体性。2.材料中说明了地区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提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知识升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是其最突出的环境特征,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荒漠环境。 (2) 某 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方法技巧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理解方法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六个字来理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