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了解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的发展历程,树立环境意识。一、理解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组成: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3.基本内涵(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只是条件,社会发展才是目的。(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因为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增长为指标,GDP 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指标,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增长方式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文明标准追求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效益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方式调控手段依靠市场经济手段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时间上代际公平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空间上代内公平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注:消除贫困是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2.持续性原则核心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首要条件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3.共同性原则措施全球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表现尊重各国主权,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4.阶段性原则可持续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少,次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