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习目标] 1.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与分布。3.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结合图文材料,掌握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气候:美国本土地处北纬 25°~49°,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适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2)地形: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西部是落基山脉。2.社会经济条件(1)经济效益――→农业区域专门化。(2)交通运输条件、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区域农业发展。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概念: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2.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 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意义: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背景:在美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过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引发了一系列严重恶果。2.目的:为了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教材 P52(上)活动]1.中部和北部:小麦带。乳畜带以南,中部北纬 40 度~北纬 45 度:玉米带。东南部北纬 35 度以南:棉花带。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混合农业带。墨西哥湾沿岸:亚热带作物带。2.中部地势低平,南北气流畅行无阻。3.中部大平原地势低平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西部高原山地海拔较高,热量不足,降水较少,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牧业。[教材 P52(下)活动]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必须转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实现农业的区域专业化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教材 P53活动]1.乳畜带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小麦带位于美国中部(冬小麦)和北部(春小麦);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的地区;棉花带位于冬小麦带和混合农业带以南、亚热带作物以北地区。2.(1)东北部和五大湖地区,纬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不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里形成了美国的乳畜带。(2)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