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适能综述 20251026健康体适能进展综述 现代化的社会虽然带来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及诸多的方便,但也带给现代人一些隐忧,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诸如心肺疾病、血管硬化、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肥胖症、腰背及关节之痛苦等等现代文明病与日俱增,已严重危及到自身的身心健康,抽烟、喝酒过量、熬夜工作、三餐饮食不正常、工作压力重、情绪紧张、运动不足、坐式生活太长而姿势不良、或太过要求舒适、享受物质生活而营养过剩等等,皆是文明病形成的原因,如此生活型态再加上人体活动机会受电气自动化的方便而相对减少,促使体力的退失,导致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健康体适能被认为与良好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较高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可以使日常生活精力充沛,且具有较低的早期患运动不足所致疾病(如与缺少体力活动相关的疾病)的风险,是衡量人体健康状态的科学概念。十八大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体适能概念的提出与评定, 以及对应的健康促进方面的讨论对适应当代社会高度文明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化, 预防现代文明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体适能概述 1.1 体适能概念的提出与进展 体适能一词源于英文的 physical fitness,最早出现在半个多世纪前由“美国健康、体育、休闲协会”(AAHPER)组织和制定的《国家青年适应能力测试》的文件当中,起初,体适能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而其测试内容包括 600 码跑走、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 码快跑、折返跑和垒球掷远 7 个项目,之后,不少学者和学术组织就体适能一词给出不尽相同的定义和解释。1980 年,Jensen 和 Hirst 认为个人适应能力是指外在与内在活动能力的总和,而运动适应能力(体适能)是其中一部分。1984 年,Lamb 以运动生理学的观点分析体适能,认为体适能是促进对目前及未来生活挑战得以成功的能力。1986年,Greenberg 及 pargman 认为体适能是指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及有余力从事休闲活动。1996 年美国健康与服务部将体适能定义为“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他们认为具有良好体适能的人是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执行每天的事物而没有过度疲劳,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闲暇时间的各种休闲活动并能适应各种突发事件”。此定义获得了众多学者的认可。1997 年,Howley 和 F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