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大 气 受 热 过 程 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认识到不同区域之间热量的差异原因。(区域认知)2.了解各种大气的相关现象的原理及与人类的关系。(人地协调观)3.本节课需要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有一个综合性的串联和思考。(综合思维)4.运用实验、观察等,学习大气的相关知识。(地理实践力)1.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削弱作用的成因或特性代号削弱作用成因或特性①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能将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能量反射到宇宙空间去。云层的反射作用尤为显著②散射作用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过程中遇到空气分子、尘粒、云滴等,就会改变辐射方向,向四面八方发生散射③吸收作用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其中一小部分会被大气吸收。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红外线(2)太阳辐射分布不均① 表现: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地区递减。② 原因:低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大,一方面太阳辐射强度大,另一方面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就多。高纬度地区的情况则相反。[图表点拨] 教材 P47图 2-3-2,该图展示出:(1)大气对太阳辐射是削弱作用和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2)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很少。(3)对流层中的空气分子和微尘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4)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不显著,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增温的原因:吸收 A 地面辐射。(2)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图表点拨] 教材 P48图 2-3-4,该图展示出:(1)人类燃烧矿物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导致植被吸收二氧化碳减少,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2)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3)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易误点拨] 大气逆辐射始终是存在的,且白天因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更强。但夜晚的大气逆辐射对保温作用更重要。4.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太阳辐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