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进展理论 07 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进展理论第七章 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进展理论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主要讨论儿童进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进展的关系问题。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欲知详情,请继续学习。 维果茨基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 5 个原理: 1、人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社会实体,是社会历史产物。 2、人满足各种需要的手段是在后天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的。 3、教育与教学是人的心理进展的形式。 4、人的心理进展是在掌握人类满足需要的手段、方式的过程中进行的。 5、人与人的交往最初表现为外部形式,以后内化为内部心理形式。 一、维果茨基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进展观 传统的心理维果茨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低级心理机能,一类叫高级心理机能。通过阅读教材,弄清什么是低级心理机能?什么叫高级心理机能?两种心理机能各有什么特点? 从起源上看:低级心理机能是自然的进展结果,是种系进展的产物。 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进展的产物。 相对于个体来说: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进展起来的。 维果茨基指出: 人的心理进展的第一条客观规律是: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人的心理进展的第二条客观规律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 据此,维果茨基阐明了儿童文化进展的一般发生法则:\在儿童的进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 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 教材中列举了儿童指物和随意注意的发生和进展的例子,说明人际交往对儿童心理进展的作用。这里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新概念:\两次登台\。这是维果茨基为了表述儿童的高级心理机能如何从外部的人际交往向内部的心理活动而使用的形象化语言。儿童的高级心理机能首先产生于社会的人际交往,属外部活动,然后才内化为内部的活动。一外一内,维果茨基把它比方为\两次登台\。他认为,两次登台是\一条真正的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