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5
高中地理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5
高中地理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5
第四章 区域经济的发展考纲要求: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措施。基础自主落实:一、区域农业发展1、东北地区包括 、 、 和 东部,是我国重要的 、 和 生产基地。2、区域农业生产最难改造的条件是 ,它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 、 、 等。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区, 同季,可满足 作物的需要,但农作物易受到 的影响。3、地理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 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 业。东北的地形为农业的经营提供了条件,而且 、 广泛分布,土层浓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4、东北农业布局特点:域耕作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主要出产 等;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 、长白山区,主要出产红松、白桦、兴安落叶松、鹿茸、人参等;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 、 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 、 、 畜牧业生产基地。5、目前,东北地区是我国 的、比较 的商品粮基地。其中,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具在重要作用。6、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 和 特点。7、要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从 入手,坚持 、 与 、 、相结合,坚持 与 的统一。 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发展阶段主导产业工业特点主要部门主导因素第一阶段(1979—1990 年)密集型为主劳动技术装备程度低,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工业轻纺织工业第二阶段(1990 年以后)产业为主技术先进,科技人员比重 ,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最新成果;设备复杂,投资大;从业人员具较高文化科学知识;污染较少电子工业、信息工业2.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有条件: ; ; ; 。3.珠江三角洲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 ; 。已采取 ; ; 措施进行调整和治理。4. 与 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加快他城市化进程,主要体现在: ; 。巩固提升:1、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 2000 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 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C.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2.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但是农作物仍能一年一熟,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优势 B.降水较多、气候湿润的优势 C.雨热同期的季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学案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