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 奶牛是耐寒不耐热的家畜,虽有较强的抗寒能力,但环境温度在 8―17℃时才能发挥最佳生产性能。在冬季气温发生变化时,会对奶牛的产奶性能造成影响,下面就介绍几种在冬季能提高产奶量的方法: 增加光照 在奶牛泌乳的最初 60 天内,不增加和改变饲料,让牛舍内每天保持 16 小时间照,比处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多产奶 10%。 补喂胡萝卜素 在产奶前 30 天和产后 90 天的日粮中补加 7 克胡萝卜素制剂,能使每头奶牛泌乳期净增牛奶 200 公斤。 饲喂含钾丰富的饲料 奶牛每天体内有 20―40%的钾进入牛奶,给奶牛喂含钾丰富的饲料,可提高产奶量 5―10%。 加喂小苏打 在奶牛泌乳期每天每头奶牛添喂小苏打 150 克,可使产奶高峰提前,并在 7 个月内保持高产不衰。国内有人试验,在 60%的粗饲料、40%的精料平衡日粮中,添加 150 克的小苏打和 0.8 的氧化镁混合后喂奶牛,每头每天可增加产奶量 2.8 公斤。 添喂尿素 按奶牛体重每 100 公斤加喂尿素 15―20 克,可提高产奶量10%。尿素的添加量一般占混合精料的 1.5%―2.0%,或占总干物质的 1%为宜。但在加喂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喂量及饲喂方法以防止奶牛尿素中毒。 增加食盐、饮温水 在奶牛产奶期的干饲料中,加入 0.18―0.24%的食盐,供给充足的饮水,并使水温保持在 17℃以上,可使奶牛增加产奶量10%。 增加运动 每天中午牛舍外阳光充足,温度升高时,让奶牛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 1 小时左右,可使奶牛产奶量增加,而且能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定期对奶牛驱虫、修蹄,并每天注意刷拭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