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考评机制的思考中共山阳县委常委 组织部部长 杨桂英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是衡量工作实绩,评价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真正把考核工作与管理使用干部的有机结合,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与其德才有机结合的一种既定性又定量的综合性考核。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考评机制,有效发挥年度目标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结合我县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创新与突破一、注重“引领进展”,在考核指标形成机制上实现新突。一是法律规范指标设置。乡镇按“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党的建设”设置,县直部门按“核心职能、公共服务机关建设”设置,形成两类框架把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展的各项任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设置到各项指标之中,既坚持了把经济进展作为核心,又把人和社会的全面进展作为重要内容。二是关注民生。新的指标体系把民生问题作为重点的考核项目,涉及“人”的指标乡镇有 43 项,占设置指标的 72%,县直部门有 28 项,占设置指标的 75%。三是凸显个性。根据各乡镇和各部门性质、任务、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各自设置了个性化、特色化指标,既要保证了不同进展水平的乡镇和不同职能的部门实行分类考核需要,又要在内容设置和分值分配上不搞简单的一刀切,保证考核取得预期目的。四是法律规范审定程序指标的审定上,根据部门提出、“两办”审核、分管县级领导签字把关、县委讨论审定的程序进行。制定了目标一致、上下联动、使命统一的考核指标形成机制。二、突出“五个重点”, 在考核内容上实现新突破。为了使各项考核指标更科学、更符合当地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今年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上进行了调整与充实。一是注重民生工程。将“民生 10 件实事”列入“社会保障”指标着重细化分解,充分体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二是突出非公经济地位。在“企业进展”指标中重点选择了“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新进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三个二级指标,加大了非公经济在经济建设中的比重;三是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设置“文化建设”指标,列入“阵地建设”、 “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农家书屋建设”等二级指标,让党的各项政策惠及人民群众;四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60 个重大项目建设”列入考核指标,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五是发挥部门功能。立足“十一五”规划和突破进展的目标,对不同部门或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