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摩擦力综合”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一、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1)接触并挤压(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接触面粗糙3.分类(1)静摩擦:推桌子没推动、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人走路、猴爬树、车启动……木块静止在斜面上,但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斜面会给木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阻碍这种趋势。(2)滑动摩擦:滑滑梯、滑雪、钢笔写字……小孩推着木箱向左运动,地面会给木箱一个向右的摩擦力阻碍这种相对运动。(3)滚动摩擦:行李箱、滑板、旱冰鞋、汽车行驶中……注意:摩擦力不一定全是阻力,也有可能是动力。如:人走路、猴爬树、车启动……4.另一种分类(1)有害摩擦:机器转动时轴受到的摩擦、人拉物体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船与水面间的摩擦……(2)有益摩擦:夹取食物时筷子与食物的摩擦、走路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爬竿时手与竿的摩擦……5.方向判断(1)方法一:定义法——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方法二:受力分析法——抓住平衡状态,分析平衡力。6.作用点:接触面上注意:受力分析只画摩擦力,作用点画在接触面上,多力同时画,作用点画重心上。7.大小:(1)静摩擦力:二力平衡(2)滑动摩擦:f 滑 = μ N (μ 动摩擦因数:代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N 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3)滚动摩擦力:f 滚 << f 滑远远小于例 1.(经典题)如图所示:(1)当 F 拉 1=2N 时,没拉动,则物体受到的 f1= 2 N;(2)当 F 拉 2=8N 时,没拉动,则物体受到的 f2 = 8 N;(3)当 F 拉 3=10N 时,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 f3= 10 N;(4)当 F 拉 4=20N 时,物体受到的 f4 = 10 N,此时物体向右 加速 。解析:(1)(2)静摩擦力: f=F 拉(二力平衡)(3) 匀速直线运动 ∴ f3=F 拉=10N(4) f3和 f4都是滑动摩擦力,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不变,故 f 滑不变。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拉力大小、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均无关!8.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3)变滑动为滚动(4)分离接触面,如:磁悬浮列车、气垫船、肥皂水、润滑油……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1.操作:实验时,必须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