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调研报告乡镇人大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权力机关。近年来,各乡镇人大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在保证宪法、法律和法规在本行政区域的遵守和执行,推进政府工作,联系代表,组织代表视察、调研,督办代表建议办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乡镇人大的任务日益加重,对乡镇人大如何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调查中反映出乡镇人大工作方面的问题,结合乡镇人大工作的实际,要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必须从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入手,狠抓“五落实一保障”。一、人员配备要落实。乡镇综合体制改革后,乡镇人大主席大都由党委书记担任,这本来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但绝大多数党委书记都是重党政工作,轻人大工作,兼职不履职,一些从乡镇党政主要岗位转任为人大主席的同志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如从前;大多数乡镇人大副主席,在实际工作方面又都参与了党政事务性方面的工作,主要精力放在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真正用于人大工作的精力较少。要切实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必须要强化他们的履职意识,人员配备落实不能只停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工作责任要到位,要让他们在其位就要谋其事、干其事。党委书记要重视人大工作,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人大副主席要从政务性事务中脱离出来,集中精力抓好人大工作;专兼职人大工作人员要专心做好人大工作,劲要用在人大工作上。同时,组织上要关心人、培养人,对优秀人大工作者要给位,让其有为,既要保证经济待遇,又要保证其政治待遇。二、办公阵地要落实。各乡镇要落实好人大主席团工作办公阵地,切实加强规范化阵地建设,具体做到“四有”,即有办公室、有牌子、有专门文件柜、有办公设施。建立“十项制度”,即主席团会议制度,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制度,代表联第1页共4页系选民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办理来信来访制度,请示汇报制度,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制度,组织代表视察制度,考核制度。建好“七簿一册”,即选民登记簿,代表小组活动记录簿,主席团会议记录簿,来信来访登记簿,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登记簿,文件登记簿,代表先进事迹登记簿和代表花名册。抓好“六上墙”,即将《XX省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条例》、《乡镇人大主席团职责》、《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职责》、《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十项制度》、《主席团成员分工》及《代表一览表》用展板制作张挂上墙。通过规范化阵地建设促进乡镇人大工作有效开展。三、制度建设要落实。健全的制度是推进工作开展的有力保证。乡镇人大要按照合法性、规范性、实效性原则,建立健全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各项工作制度。特别要抓紧建立完善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人大主席团议事规则等会议制度,视察、执法检查、评议等工作制度,人大工作者岗位职责、学习培训等自身建设方面的制度,联系代表、办理代表建议、代表述职等制度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制度,并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通过完善制度促进乡镇人大工作的落实。四、工作指导要落实。指导乡镇人大工作是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职责,由于工作需要,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及工作人员变动较大,进入乡镇人大工作的干部大多是新同志,业务生疏,这就需要县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要定期对乡镇人大工作者进行培训,既要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重点组织学习《宪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和《XX省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邀请他们列席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学习县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方式方法;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省市人大培训或外出学习考察,以增长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创新落实县级人大常委会领导挂包片区乡镇人大工作,定期不定期的到乡镇指导人大工作,这既是一种工作联系,也是一种督促,其最终目的是推进乡镇人大工作有效开展。五、工作要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