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区域物流联盟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物流联盟绩效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1/7
区域物流联盟绩效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2/7
区域物流联盟绩效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3/7
区域物流联盟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区域物流联盟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物流联盟是“低碳经济”政策引导下重点推广的经济组织形式。而我国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政府组织方式不够科学,导致物流企业对物流联盟绩效认识不足,无法体现物流联盟的优越性。因此本文基于对物流联盟绩效影响因素的文献分析,梳理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绩效因素影响框架,提出相关假设。同时,以北京、上海、广州和云南的调查问卷为实证分析基础,对问卷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得出:在物流联盟绩效作用机制中,二级作用机制较为显著,并具有地区性差异;而三级作用机制的假设验证成立的较少。最后,文章基于假设和实证分析提出四个方面的物流联盟运作对策及建议。本讨论将对物流联盟组织的运营和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物流联盟 绩效 影响因素 物流联盟绩效到底由哪些因素所主导,这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的焦点。前人的讨论大部分是针对联盟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从物流联盟的动机、利益分配管理、合作规制设计等管理角度来探讨改善物流联盟绩效的途径和方法(Robson M.J.,Leonidas L.C.,Katsikeas C.S.,2025)。然而由于对联盟的区域特点、功能因素及联盟绩效认识的不充分,同时忽略了联盟形成、运行过程中的各个因素间的影响,使得大部分讨论在联盟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首先综合分析前期学者讨论成果,结合区域特点,通过法律规范讨论,提出讨论假设,总结出影响区域物流联盟绩效主要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纳 SPSS17.0 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假设检验,得出讨论结果;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解释,并从物流联盟组织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综述及假设 (一)区域物流联盟绩效 目前在物流联盟绩效讨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对影响维度的讨论。葛莱斯特和巴克雷(Glaister and Buckley,1998)的联盟绩效评价提出的影响因子为:成员企业对联盟总体绩效的满意程度;联盟的收益是否超过联盟成本;联盟稳定性和维持时间。同时,美国学者卡伦(Cullen,2000)及其团队在对美国公司与亚欧美地区公司的合作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建立在对等监督机制上的信任能促进合作绩效的提升。艾科莫尔(Akmal,2025)等人认为联盟的进展是基于动机、资源、竞争优势、信任和绩效。根据罗宾森(Robson,1996)等人的讨论,联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柔性网络系统,只有在资源共享、相互信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区域物流联盟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