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推进县区科技发展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省关于加强和推进县(市)科技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关键作用,结合我市实际,中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农委、市经委联合制定本实施意见。1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1.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富民强县为宗旨,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需求、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大众科学素养为中心,以科技成果转化、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知识的普及为重点,以科技项目和科技活动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积极促进县域科技能力的全面提升,努力开创县(区)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提供科技支撑。1.2总体目标推广普及科学技术,激发科技活力,全面提XX县区(区)劳动生产率、企业市场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能力,提高科技管理部门自身的宏观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县(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XX年实现以下具体目标:建立4个县(区)级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培育10个县(市)科技先导型特色支柱产业;培育20个具有知名品牌的科技型骨干企业;支持510家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企业研发中心;建立1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试点乡(镇)、5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试点行政村;形成10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各具有特色的县(区)科技服务第1页共7页组织;转化推广20项先进适用技术;培训5000名农村科技带头人。2组织实施重点科技工程,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2.1科技攻关“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重点围绕中医药现代化、黄牛奶业产业化、畜禽规模化、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特产资源高效利用等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和致富。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保持和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产区农民收入,按照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分布,建立不同技术类型的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核心区和示范区,开展高产优质品种选用、高产栽培技术、节本增效技术、防灾减灾技术、产后减损增效技术等丰产优质共性关键技术体系的研究与集成,解决影响我市区域粮食作物生产的技术瓶颈问题,为我市粮食增产增效提供示范样板和技术储备。积极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提升工程。2.2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按照“聘一位专家,建一处示范园,办一所培训学校,孵化一批科技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思路,推进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依托省内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为指导思想,围绕小麦、药材、水果、蔬材、花卉、畜禽六大大产业为主攻方向,“十一五”期间争取建立610个专家大院。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人才培训等工作开展园区的建设。着力引导我市中药企业通过与国内知名医药企业联姻建立地道中药材gap种植示范基地。2.3科技示范乡镇、行政村建设“十一五”期间,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在全市选择10个乡(镇)、50个行政村开展科技创新专项试点,探索新形势下县(区)“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有效机制,第2页共7页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提供示范、积累经验。2.4科技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市、县(区)科技系统信息服务平台。两年内,实现4个县(区)与省科技厅、市科技局中心网站互通、互连;逐步增加服务功能,实现相关业务上网,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建立科技管理网络视频系统。三年内,市局和4个县(区)实现与省科技管理部门通过声音、文件共享等多种方式的信息交流,并提供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科技成果交易、农产品贸易等上下互动的网络视频服务。整合科技信息资源,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示范应用。在全市选择2个示XX县区(区),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