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业务学习材料第一次20 11、3、10地点:办公室历史巧记四十七法历史知识得三要素就就是时间、空间、人物,由此构成历史事件。在学习历史得过程中,有得同学对浩繁得历史年代,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甚至说“只记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记历史年代,岂不省事吗?”历史老师往往会回答:学历史而不知时间,等于骑车上街不看红绿灯,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记忆历史年代,一要目得明确,二要坚定信心,三就就是方法得当。这些年来,全国各地得老师和同学,无不为记忆历史年代绞尽脑汁。所创立得方法,可分为十几大类计四十七种方法之多。下面依次加以介绍。 第一类,趣味式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得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1)谐音法。如马克思生于 1 8 18 年 5 月 5 日,可把“1 8 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 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就就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2)比方法。如1 900 年就就是义和团运动得高潮时期,可把数字得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盾牌像“0 0”,从而记住 1900年这个历史年代。 (3)口诀法。也叫顺口溜法。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 年,南宋建立”。中国共产党得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 35,七大在 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 9”。这里概括了党得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 921 年,1922 年,1 9 2 3 年,192 7年,1929 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 1 9 35 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则在 1 9 49 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这就就就是把我国历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这一口诀记述了我国朝代兴衰次序,二十八个字活画中国史长河得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填充,朝代兴衰演变史得全过程就显得更清楚了。 第二次2 011、3、2 2地点:办公室第二类,对比式 所谓“对比式”,即用中外对比或古今对比得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4)古今对比法。也称远近对比法。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比。以公元前 22 1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