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记载了哪些故事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于是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东而坐,自己则向西对坐,像对待老师那样侍奉他。 韩信问广武君说:我要北攻燕国,东伐齐国,怎么办才能成功呢广武君推辞说:败军之将,何足言勇。而今我是兵败国亡的俘虏,有什么资格议论大事呢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了,在秦国而秦国却能称霸,这并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愚蠢,而到了秦国就聪慧了,而在于国君是否采纳他的意见。成安君假如采纳了你的计谋,我也早被生擒了。我是真心听从你的计谋,请您不要推辞。广武君说:智者考虑事情无论怎么细致,也肯定会有一次失误;愚者再怎么笨拙考虑多了,也会有一次是对的。所以说,就是乡村无知的狂人的话,圣人也可以有选择地接纳。只恐怕我的计谋不一定适合您的心意,但我愿献愚诚,忠心效力。而今连破魏、赵两国,名扬四海,名震天下。然而,眼下百姓劳苦,士卒疲乏,很难再让他们卖力征战了。假如发动疲乏之师,驻扎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和燕国作战,恐怕久攻不克,力量不足。实情暴露,威势就会减弱。旷日持久,粮食耗尽,连弱小的燕国也不肯降服,齐国一定会拒守边境,以图自强。燕、齐两国坚持不肯降服,那么,刘邦和项羽双方的胜负就不能断定。我的见识浅薄,但我认为兴师动众的攻燕伐齐是失策啊。善于带兵之人不会以己之短攻敌之长。韩信急忙问: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广武君回答说:如今不如按兵不动,安定赵国,抚恤遗孤。方圆百里之内,百姓每天都会送来酒食,犒劳将士。摆出北攻燕国的姿态,用武力恫吓住它,搅乱他的心神,而后派出说客,夸耀自己的长处加上送点甜头,这样软硬兼施,燕国必定不敢不听从您的命令。燕国顺从之后,再派说客往东劝降齐国。齐国应是孤家寡人了,就会闻风而降。假如这样,争取天下的大事也就可以考虑了。用兵原来就该先虚张声势,而后实行实际行动。韩信听从了他的计策。派遣使者出使燕国,燕国果然立即降服。韩信于是派人报告汉王,并请求立张耳为赵王,用以镇抚赵国。汉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封张耳为赵王。 史记里记载的故事:效忠汉王 楚军在齐国境地惨败后,项王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他担心腹背受敌,就派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人武涉前往齐地规劝韩信说:天下人对秦朝无道的统治痛恨已久了,大家才合力攻打它。秦朝破灭后,根据功劳裂土分封,各自为王,换来了和平,让百姓有安居乐业的环境,这也是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