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的论文2025-11-18 1 投资主体比较 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如石油工程项目等大型工程绝大部分是以国家投资或国家参加投资为主。而在发达国家,主要是以私有制为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些国家除政府投资或参加的一些工程建设项目外,大部分工程项目是以私人投资为主。 2 工程造价进展及模式比较 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工程计价模式分为英国、美国和日本三种模式。英国是工程造价开展最早、影响力最大、管理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之一。在英国,工程造价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由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RICS)编订的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SMM),使得工程造价的首要重点“量”有章可循;同时为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英国的工程造价在“价”上完全由市场调节,相关政府部门会根据市场情况,定期发布价格指数及成本指数,实现了工程造价的量价分离和动态管理。在美国,工程造价也体现了其高度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特点,各承包商首先应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然后计算工程费,得到工程成本,结合自身情况,加上毛利得到工程的最终造价。 美国的工程造价划分为直接工程费、间接工程费、工程毛利、不可预见费四大部分。在美国,没有建设工程定额可遵循,也没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所以更强调各公司的历史数据的积累,也更能体现出其高度自由经济体制特点。日本实行的是一种特别的量价分离模式,与我国的定额取费方式相比较,它的定额只是体现在量上,其价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由日本建筑积算讨论会编制的《建筑数量积算基准》和由日本建筑协会编制的《建筑工程标准定额》为日本工程造价定额提供了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耗量依据,再结合市场价格、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发布的价格信息,可以计算得到完整的工程造价文件。 在日本,工程造价项目构成包括工程直接费、综合临建费、现场经费和综合管理费。中国于 1950 年引进了前苏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完全由规定的定额主导工程造价。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传统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定额管理制度使得建筑产品的价格与其实际经济价值有很大的偏差,遏制了生产力的良性竞争,抑制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制造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律规范》的发布执行,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能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额为指导,以市场价格为主导的工程造价模式,相应的使政府监管力度由微观过渡到宏观,使中国工程造价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AACE(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