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要点 第一章 1.人类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2.3.4.5. 人类其次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别出来。 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渐渐解体,消逝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头进入奴隶社会。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时期消逝的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6.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7.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8.人口按从事的职业一般可以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其次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的户籍治理方法分为城镇人 口和农业人口。9.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到达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30%左右。(高诞生率,高死 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 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60%或以上(高诞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根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根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进展和技 术的进步,一局部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0.截止 201*年,全国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已达6.22 亿,城镇化水平 46.6%。 11.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化加速进展的其次阶段。 12.直到 2030~2040 年,中国的城镇化才会真正到达稳定阶段,届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到达城镇化稳定期 70%~80% 的一般水平。 其次章 13.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的建立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 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14.《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头进入都城建立,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15.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立中,大量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16.17.18.19.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进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马托斯。莫尔在 16 世纪提出的。“田园城市”的理论是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 年提出的。 今日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20.29 页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