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Urban cadastre database stand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代码,几何特征,数据分层,属性数据结构,数据交换格式等。适用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内容,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组成部分。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国土资源部 《土地登记规则》 国土资源部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3 术语 本标准采纳以下定义。3.1 现象 phenomenon 城镇地籍所描述的事实或存在。 3.2 要素 feature 城镇地籍所描述的现象。3.3 目标 object 对一个要素的全部或部分的数字表示。3.4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3.5 属性 attribution要素的特性描述。3.6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以 x,y(或 x, y, z)坐标表示的点、线、面 (或包含体) 等空间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属性数据总称。3.7 图像数据 image data 用数值表示各像素(pixel)的灰度值的集合。3.8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3.9 元数据 metadata对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及其它特征的描述。 4 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原则与地籍号命名规则4.1 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采纳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城镇地籍要素分为六大类,并依次分为小类、一级类,分类代码采纳四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X X X X | | | | 大 小 一 扩 类 类 级 充 码 码 类 码 码 其中:(1) 大类码、小类码、一级类码、扩充码分别用一位数字顺序排列;(2) 一级类以下的代码可以用扩充码进行扩充;(3) 扩充码一般为 0。 4.2 地籍号命名规则 XXXXXX XXX XXX XXXX XXX —————— ——— ——— ———— —— 行政区划代码 (数字码) 街道号 | 街区号 (三位数字码) 街坊号 (三位数字码) 基本宗地号(四位数字顺序码) 宗地支号(三位数字顺序码) 其中:1、地籍号由“行政区划代码+街道号+街坊号+基本宗地号+宗地支号”组成。 2、宗地编号由“基本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