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论文 20 世纪末积极心理学运动开始在美国展开,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心理学中进展的比较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对人类的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进行讨论,从而促进人类群体不断的完善进展。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就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问题进行讨论讨论。 一、当前阶段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已经有许多高校开始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问题,将入学教育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之中,但总体来说,新生入学教育还存在许多缺点及不足。首先,大多数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都采纳的是入学教育周的模式,仅有少数学校改变了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总体而言国内高校入学教育模式基本一致,比较单一。内容上来说,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对于新生的入学教育并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规章或者要求,大多数学校的入学教育都是围绕学校的校史、校规、专业课程、大学生涯规划等内容展开。形式上来说,大多采纳开学典礼、班會、学校校园参观、校史陈列馆参观等形式,学校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都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传统心理学、主流教育学理念的影响之下,学校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关注度更高,入学教育重点围绕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产生以及行为矫治等方面,入学教育的时间大多比较短,一周到一月左右,因此,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入学教育课程目标 积极心理学指导之下,学校的相关教育人员在设计入学教育目标时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能够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能够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树立整体教育课程观,要以帮助学生尽可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进展。要能够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通过个性化教育与集体教育结合的形式,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进展。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自主进展问题作为重点,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的空间及时间,培育他们自主参加的意识。 (二)构建多样化的入学教育组织体系 传统心理学的讨论范围仅限于个体内部,积极心理学将这一范围扩展到了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积极心理学认为,环境对于个体心理因素影响非常大,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主要表现在“全员教育”中,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新生入学教育时,学校要能够建设一个团结友好的校园文化,全校的教职工共同关爱新入学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