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讨论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摘要:为了适应医学科技的进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论文从基础医学硕士讨论生的培育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课程评价体系以及科研训练等方面,探讨基础医学讨论生创新培育模式,加强创新能力的培育,提高综合素养能力。 关键词:基础医学;硕士讨论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 一、基础医学讨论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具体内容 1.基础医学硕士讨论生的培育目标。基础医学讨论生都是从事独立的讨论工作,对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必须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探析,必须具有严谨的科研思维、能够精准迅速阅读中英文文献并获得相应的材料,能从这些文献中发现问题,通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由此可见在这其中创新能力的培育可谓是尤其重要。要改变过去以培育基础医学讨论生论文写作能力以及进行讨论的能力为目标的目标,转变为以培育基础医学讨论生课程内容学习的能力以及追赶国内外讨论热点,并通过这些热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1]。2.基础医学硕士讨论生的课程设置。基础医学讨论生学习的课程都是实践意义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若是教授课程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只讲一些理论知识,而不强调讨论生们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的一些问题,那么基础医学讨论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就不会得到一个提升,实际上就等于没有真正地对课程进行理解[2]。故而在基础医学讨论生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实践操作的部分,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让他们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既能巩固基础理论又有益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基础医学讨论生课程设置的改革还包括老师授课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进展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授课方式进行变革,采纳专题讲座、论文汇报、基础医学课程专题讨论等三种方法。3.基础医学硕士讨论生的师资队伍。创新团队的建设是进行基础医学创新能力培育的重要保障,强大的师资队伍,优秀而又专业的学术团队是孕育具有创新能力基础医学讨论生的殿堂。有条件的话就要尽可能地引进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到学校对基础医学讨论生进行近距离的讲授,让基础医学讨论生感受到学术前沿的重点及难点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要加强现有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完善。加强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努力促进基础医学讨论生创新能力培育得到一个飞跃式的进步与进展。4.基础医学硕士讨论生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及科研训练。传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