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内涵岂能量化

大学内涵岂能量化_第1页
1/1
大学内涵岂能量化每一张大学排行榜的出炉,几乎都会在争议的漩涡里转上一遭。对于一些综合排行榜,把特点不同、目标各异的高校一箩筐地装进去比拟,就像是要在萝卜和青菜间分出高低,自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不少民众却懒得管这些,他们要的就是一个结果:谁比谁强。有多少个重点实验室、毕业后薪酬如何、校友中有多少政商名流……多数排行榜的排位依据,都是这种简单的量化指标,而大学的精神、文化、历史地位等难以转化成数字的要素自然就被挡在了评价体系之外。有人说,这是一个少提大学精神的时代,日益金碧辉煌的象牙塔里游走着越来越多的价值虚无主义者。而在过去,却有一些截然相反的故事。当南开大学校园几乎被日军轰为平地、34 年心血付之火海时,校长张伯苓却看到了另外一个层面: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大学精神可以有各种定义,“独立〞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内涵。这样的精神,可以因为无法量化被剔除在指标之外,但决不能被大学自我“过滤〞掉。大学精神可以领先于社会意识,更能够对一个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对于德意志民族的意义,也如蔡元培治下的北大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但是,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当大学的自主自觉能力缺乏以支撑大学精神领跑社会意识时,前者或许会被后者裹挟。功利、虚荣,社会的弱点无一遗漏地在校园里得到复制甚至放大。这种染缸效应,不只见于排行榜中为了应付 5 年一次的教学评估,一些高校不惜花费重金新建楼宇、添置设备,将所有的课程设计都精心包装,全部的学生作业再行批改,对专家组的照顾也是殷勤有加。当评估队伍离开之后,一切又“回到解放前〞。诸如此类的“努力〞,或许让教育部门看到了一张没有污点的图景,在 2025 年的评估结果中,超过八成高校获评优秀,没有不合格者。而民众所关注的学术造假、老师走穴、资源紧张的问题,似乎在审核的 198 所高校中,皆化成了浮云。即便这是大家都乐见的结果,说到底也只是一场没有灵魂的表演。无怪乎有人慨叹,“大学在社会工业化过程中,正在逐渐丧失其独立的形象,有的甚至不知不觉地作为社会的俘虏或作为一种手段而生存〞。纠结大学排行榜技术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大学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乃至变异。但愿即便在今日,“北大精神〞、“清华精神〞、“南开精神〞能够常常被人记起,更希望被越来越多的人书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学内涵岂能量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