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范例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范例_第1页
1/3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范例_第2页
2/3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范例_第3页
3/3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范例小学语文《司马光》优秀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目标: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感受文言文的文体特征,有感情的朗读本文。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解释和插图了解文言文大意,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人物的形象,体会司马光的镇静冷静,机灵英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的大意。教学难点:感受司马光的镇静冷静,机灵英勇。 三、视频导入 播放司马光有关的动画片,学生沟通感受,再从司马光本人入手,引入课题《司马光》。 四、初读 1.沟通本篇为文言文的体裁特性。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对比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以“击鼓传花”嬉戏,检查学生读书状况,相机提示多音字“没”。4.读出节奏。老师示范读,学生跟读。5.指名读、全班读等多种方式读出韵味。 五、析读 出示五幅挨次被打乱的场景插图,对比古文内容和插图,沟通课文大意和人物品质。 (一)场景变化:嬉闹至沉没(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1.“群”什么意思?他们在哪?你是怎么知道的?(一群人,位于庭院。结合解释、组词等)2.“戏”什么意思?(玩耍、玩耍)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的大意。(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玩耍)4.对比古文,假如一群孩子在园中玩耍呢?(群儿戏于园)5.指导朗读,感受喜悦。6.正值玩得欢乐时,又发生了什么?(“足跌没水中”有一儿不当心脚一滑掉进瓮中。水很深,一下子没过了头顶)7.指名读,读出“跌没水中”的快、急。 (二)场景比照:弃去与持石(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1.其他孩子如何表现?(众皆弃去)2.“众”是谁?这个字和前文哪个字意思相近?(群,都指许多人,那不同在于不包括司马光和掉进瓮里的孩子)3.“弃”什么意思?(放弃丢弃)4.面对这样突发的紧急状况,他们是真的丢弃在瓮中的孩子吗?(以为他会被淹死,不信任能救下他,从而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无奈之举)5.千钧一发之际,司马光怎么做?(“光持石击瓮破之”)6.学生表演司马光的动作,相机采访人物心理。7.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冷静、聪慧有才智) 六、品读 沟通从司马光身上学到的阅历,并谈谈生活中类似的机灵状况。 七、小结作业 作业:课下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以及从中得到的启发讲给父母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范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