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三例实验探究试题艾璐江苏常州 常州市正衡中学 213000基于科学探究既是课程标准的内容,又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目前实验探究试题是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试卷中的一大亮点。该类题型以综合性强、考察知识面广、能力要求高的特点,综合反映了新课程理念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结合自己对该类题型的反思,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原创的三例科学探究试题,供同行们参考。1、过程方法类探究。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先结合一定的情境提出探究课题,然后针对课题呈现出过程或方法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完善过程或方法中的另一部分。解答时要在充分考虑探究课题的基础上,根据呈现出的部分过程或方法去加以完善。原创题 1:某化学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学过氨气后,查阅资料发现氨气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遇到 HCl 气体,会产生大量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这两种气体化合形成的铵盐 M 的固体小颗粒。带着极大的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先制取干燥的氨气,然后利用它来探究与 HCl 气体的反应。经过小组讨论,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图 1 图 2注: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图 1 中的 B 和 C 装置还不完善,有待于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和补充),D 装置的试管内有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E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剩余氨气,防止其进入空气,造成污染;碱石灰固体是氢氧化钠固体和生石灰固体的混合物。(1)铵盐 M 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请写出 A 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一反应类型)。(2)请你参与小组的探究: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制取一烧瓶干燥的氨气① 按图 1 装配仪器和试剂,其中图 1 方框内的 B 装置应选择图 2 中的______(填序号);请在 C 装置的烧瓶内画出连接止水夹 K1和 K3的导管长度情况。② 打开止水夹 K1和 K3,关闭止水夹 K2,点燃酒精灯加热,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停止加热,并关闭止水夹 K1和K3。探究氨气与 HCl 气体的反应③ 打开止水夹 K2,一段时间后,除了看到有大量白烟生成这一现象外,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是一道结合实验来考察氨气相关性质的试题。解决问题(1)时,通过分析“铵盐M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