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计划集合 5 篇 复习内容: 1、把握数的挨次和大小,把握 9 以内各数的组成。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局部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拟娴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 9 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5、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展简洁的分类。 6、认真作业、书写洁净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热联系。 复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把握 9 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娴熟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详细的活动中,进一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熟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洁的数据,培育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进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育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复习措施: 1、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弄清学生对哪些学问把握的比拟好,哪些学问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加复习的实效性。 2、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纳嬉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娴熟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同时重视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把握好学问的重点、难点以及学问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根底上有所提高。 5、把上半学期所学学问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练习册、作业中简单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学问。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拟全面地运用所学学问的时机。 6、依据平常教学了解的状况,结合复习有关的学问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详细安排: 1、数的组成,物体的位置与挨次。(2 课时)把握数的挨次及组成;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挨次。 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 课时)进一步熟悉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球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3、分类(1 课时)把握分类的方法。 4、9 以内加减法计算(3 课时)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