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心得体会]新师德法律规范学习心得范文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老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老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养,而师德是老师最重要的素养,是老师的灵魂。 新《法律规范》对老师既有底线的要求,又有较高的标准。通过对新《法律规范》的学习,我再次感受到了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句话的重量,也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和重担。 从教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学习,我认为师德至少有三个层次,首先有爱,然后是德,最后是师德。 爱究竟要爱什么?我认为作为老师首先要爱岗敬业,爱学生,这也是新《法律规范》中提到的两条。不爱老师这个职业是很难有老师特有的那种奉献精神的,而爱学生更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这次新《法律规范》也明确规定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老师又要学会宽容,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 的闪光点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且多加鼓舞,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育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还应该无私奉献,关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种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 亲其师 ,从而 信其道 。教育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老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老师精心教育学生。 其次是德,也就是品德,换一句说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老师的人格,老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老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育出言行一致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老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但是我觉得为人师者光有人格还不够,我们师范学校大多有一句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光身正是不够的,身为人师无学既是无德!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所以作为老师就要不断地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