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听课 导读:听课是老师的职责与工作,所以要有计划性,不能随心所欲,兴奋或有时间就去听,不兴奋或时间紧时就不去听。学期初每位老师要在学校和教研组的统一要求下,结合自己的实际安排好听课计划。如,准备听哪些老师的课?安排什么时候听?听课目的是什么?等等,要作周密安排,甚至有可能的话排进课表中去。 一、老师听课的好处 听课是老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常常性的职责与任务。常常听课: (1)有利于老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前进; (2)有利于青年老师学习优秀老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3)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总之,常常听课,有利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听课者的角色定位 听课要听出特点,抓住实质,评出水平,听课者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听课角色。 1、进入学生角色 听课者必须首先有意识地转变角色,收敛自己的优越心态,放下架子,充当小学生,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充当学生的角色,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按学生水平去听课,常想一想,假如我是学生那种水平,认识能力能否听得懂,学得会,就是说看别的老师这样讲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2、进入教者角色 听课者要设身处地地思考:这堂课自己来上该怎样讲?将讲课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从而才能推断出优劣。这样可避开两种态度: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讲课者的良苦用心;二是无原则地同情、理解,看不到短处。 3、进入指导者角色 听课者假如从指导者的角度来听课,就能做到:(1)、居于学术的高度,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做出分析与推断;(2)、对课堂教学细心观察,敏锐地发现优点,以便评课时及时给予肯定;(3)、准确地发现讲课者的不足,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4、进入管理者的角色 听课者假如将自己置身于管理者的角度,就能统观全局,发现老师教学中存在的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为学校的决策提供依据,并能从系统教学的高度有的放矢地向全体老师提出具体要求。 三、听课前的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准备和听课内容准备两个方面: 1、思想准备 要做好向同行老师学习、耐心把课听完的思想准备。必须清楚这时自己是作为一个不能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身份听课的。所谓不能参加教学活动是指在讲课老师讲课过程中假如出现一些问题,听课者不能高声评论甚至当即指责,不能上讲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