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对策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对策 摘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常常出现,导致养护费用增加,严重制约着我国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文首先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形成的原因,针对其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养护维修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成因维修对策 中图分类号: U41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进展,运营车辆迅速增加。加之运营车辆严重超载、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温度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的路面病害,结合京沪高速公路的现况,逐一进行剖析。 一、路面病害出现的原因: 1.1 坑槽:油石比偏小,拌合料加温过度,粘结力降低而松散,形成麻面,出现坑槽。低温季节施工,工序不衔接,结合不良,出现坑槽。雨季施工,矿料水分大,或用酸性矿料不处理等出现坑槽。 1.2 裂缝: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多一些,主要是温度裂缝、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和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网状裂缝。施工时基层碾压不实等等。 1.3 车辙:施工时压实度不够,或过早开放交通;超载车辆多;设计结构不合理,沥青材料质量差等。 1.4 波浪:主要在收费区、服务区,夏天温度较高时,车辆刹车,超载车辆紧急停车等等。 二、路面病害维修的基本方法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要根据其损坏形式和原因的不同,而实行不同的养护方法。主要的方法可概括为局部养护、罩面和翻修。 2.1 局部养护 局部养护主要是病害发生的面积较小,或比较零散,在整个路段里,占有的比重较小,通过小范围的处理,就可以使破坏的路面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常见的方法如下: 2.1.1 路面坑槽的维修。基层完好,仅是面层出现坑槽时,先放样,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矩形轮廓线,开槽槽壁要垂直,将槽底清理洁净,在槽壁刷一层沥青粘结油,随即填铺沥青混合料,厚度大于 20CM 时应分层摊铺,分层压实。新填补部分压实后要高出原路面 0.5~1.0CM, 待行车压实稳定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在雨季和冬季寒冷季节,为控制坑槽进展,可采纳沥青冷补料临时填补,待天气好转后在按法律规范要求进行修复。 2.1.2 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对于出现的横向裂缝,裂缝宽度在 5mm 以内的,灌入热沥青;裂缝宽度在 5mm 以上的,先用机械开槽,然后用灌封机路面灌缝胶填充。假如裂缝出现较多,宜采纳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由于基层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网状裂缝,应将沥青表面铣刨或拉毛,再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上封层(S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