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材料与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材料与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17
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材料与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17
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材料与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17
第 4 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的“离经叛道” 1.“泰州学派”〔材料一〕以一灶丁,公然登坛唱法,上无严圣贤,下无严公卿,遂成一代伟人。 ──[明]顾宪成《泾皋藏稿》卷五《简高景逸大行人》页 24 上(《四库全书》本)〔材料二〕王氏①弟子遍天下,率都爵位有气势。艮以布衣抗期间,声名反出诸弟子之上。然艮本狂士,往往驾师说上之②,持论甚高远,出入于二氏③。 ──《明史》卷 283 列传 171 儒林传二《王艮传》〔材料三〕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④、龙溪⑤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然龙溪之后,力量无过于龙溪者,又得江右⑥为之纠正,故不致十分决裂。泰州之后,其人多能,赤手以搏龙蛇,传至颜钧、何心隐⑦一派,遂非名教⑧之所能羁络矣。……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有来者。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 32《泰州学案序》【解读】顾宪成(1550-1612),字叔时,别号泾阳,明朝东林党领袖、学者。《明史》332 卷,包括本纪 24 卷,志 75 卷,列传 220 卷,表 13 卷。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 1368 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 年)二百多年的历史,主编张廷玉。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 《明儒学案》是一部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黄宗羲撰。该书 62 卷,按时代先后和学术流别列出 17 个学案,以王守仁心学发展演变为主线,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明代学术发展的全貌。黄宗羲对于每一个学派和每一个学者的学术思想,都尽量揭明其治学宗旨,以便让世人明了他们的学术精髓。《明儒学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学案体史书体裁。 我国明朝中后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泰州学派,在哲学、政治、教育等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深广的影响。泰州学派开创大师王艮(1483—1540)是位布衣学者、平民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从一名社会地位低下的灶丁、盐贩,成为自立门户的一代儒者,这在学术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明代,王阳明使“心学”大盛,王艮又以平民身份直接从孔孟原著中汲取养分,发展起了“平民儒学”。他的学术观点虽受王阳明影响,但自有其独特之处。黄宗羲认为他的学说与王学不能归为一类,故独列其为“泰州学派”。“泰州学派”学术思想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后学有反对理学名教的倾向,为明代统治者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材料与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