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ó ěr)教案 教学(jiāo xué) 目标 知识(zhī shi) 目标 1.使学生(xué sheng)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 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liǎojiě) 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 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 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稳固 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讨论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育学 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标准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拟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 的关系。老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 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 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稳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 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 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比照,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老师应注意分散难 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