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4.2《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历史 4.2《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1/3
高中历史 4.2《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2/3
高中历史 4.2《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3/3
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 2 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 素材第一号宫殿建筑基址 第一号宫殿基址自 1960 年秋季开始至 1964 年春季,共进行六次发掘,发掘面积约 7 100 平方米。以后工作停止有八年,自 1972 年秋季恢复发掘工作,至 1975 年春季又发掘五次,发掘面积约 6 300 平方米。先后共进行十一次发掘,揭露面积共约 13 400 平方米。 第一号宫殿建筑基址位于二里头遗址的中部,在第Ⅴ发掘区。在宫殿基址的东面为圪垱头村,西面是翟镇公社的化工厂,南、北两面各有一条东西向的田间大道。 宫殿建筑基址是一座大型的夯土台基,形状略呈正方形。方向 352°。在东北部向西凹进一角,东西宽 20.8 米,南北(东边北段)长 47.8 米。台基西边长 98.8 米,北边长 90 米,东边南段长 48.4 米,总长 96.2 米,南边长 107 米,总面积达 9 585 平方米。台基面大体平整,高出当时地面约 0.8 米,东、南、西三面的台基折棱处呈缓坡状,表面有路土层,有的铺一层料礓石面。如台基西面折棱处比台基面低 5~10 厘米,表面有一层路土,有的地方被灰土层覆盖,厚 4~5 厘米,台基北边规整,界外为平整的路土面。在台基上保留大量的柱洞、柱基槽、木骨墙基和主体殿堂的下部夯土基座。根据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在台基中部偏北处有一座主体殿堂建筑,四周有回廊相围,南面有宽敞的大门,东面、北面有两个侧门,布局紧凑,主次分明,原建筑颇为壮观。 第一号宫殿基址的建筑结构 为了解宫殿基址的建筑结构和有关建筑技术的问题,我们在夯土台基的中部开长 70 米、宽 2 米的探沟一条,另在夯土台基的边缘部分进行了少量的解剖工作,这对于了解第一号宫殿的基址、木骨墙、柱洞、柱基槽和柱础石等结构都很有帮助。 (1)宫殿基址与夯土结构第一号宫殿建筑夯土台基的夯层很薄,每层厚 4.5~9 厘米,夯印密集清晰,土色纯净,质地坚硬。夯窝圆凹,直径 4~6 厘米。夯土台基行夯的程序是,首先清理地基,对主体殿堂的地基要求很严格,挖土很深,台基的边缘部分地基较差,还保留有若干属于早期的灰坑等遗存。其次是夯筑低洼地面,再夯筑主体殿堂的基座,最后在四周大面积行夯,筑成整个夯土台基。其中主体殿堂的基座整个台基的主体,表面比整个台基高出10~20 厘米,平面呈长方形,上部长、宽为 33.5 米×22 米,底部大于上部,最低层部分已深入现在的水面以下,水面以上部分夯土总厚 3.1 米。 在殿堂建筑基座的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4.2《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